时间:2025-05-26 13:49:39 来源:fish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志性法治成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今年是《反有组织犯罪法》 正式发布实施三周年 通过以下漫画场景 一起回顾了解这部法律
对有组织犯罪组织者 应如何惩治?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二条 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宽严相济。 对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应当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 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三十五条 对有组织犯罪的罪犯,执行机关应当依法从严管理。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执行刑罚。 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策划、组织并指挥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是犯罪的核心和源头,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反有组织犯罪法》对这些关键人物作出严格规定,体现了依法从严惩治黑恶势力犯罪的坚定立场,并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兼顾司法公正与效率,实现精准打击。
“软暴力”是否属于 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三条 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跟踪滋扰他人、喷油漆堵锁眼……这些“软暴力”现象常常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反有组织犯罪法》首次在法律层面将“软暴力”明确界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有效打击通过非直接暴力手段实施犯罪的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如何铲除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基础?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三十九条 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依法查封、扣押。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有组织犯罪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非法经济利益不仅是犯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持续作恶的动力源泉。《反有组织犯罪法》中的相关规定,能够切断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命脉,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实现“打财断血”的目标,防止其死灰复燃,从根源上削弱犯罪组织的势力。 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 《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贯彻实施 依法从严惩治各类有组织犯罪活动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厦门市同安区检察院
吉备2013001号
四平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吉ICP备15002920号
网站举报电话:315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