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4 09:44:04 来源:fish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为推动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向深入,引导广大公民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普及读本——《国家安全知识百问》。
本书分为全面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推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合力3个部分,共110个知识问答。全书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体现党中央最新精神,反映国家安全形势新变化,紧贴国家安全工作实际,内容力求简明扼要、务实管用。本书对于普及国家安全教育和提高公民“大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现将《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内容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
21
如何理解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
益至上的关系?
我国的国体政体决定了党、人民和国家是一个共同体,这就决定了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居于中心地位,国家安全归根到底是保障人民利益;政治安全是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国家利益至上是实现人民安全和政治安全的要求和原则。只有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
22
国家安全到底如何理解坚持立足于防又
有效处置风险? 多重要?
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23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
24
如何理解国家安全既要有效维护更要主
动塑造?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客观上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国家安全工作,首先要立足现实,着力维护好国家安全。同时,还要主动塑造好内外安全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维护国家安全既是挑战,也带来机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应当奋发有为、主动塑造,牢牢掌握国家安全工作主动权。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
如何理解科学统筹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
的根本方法?
科学统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谋求的是构建集各种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必须强调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要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统筹处理好安全领域的各类问题,科学研判、辩证分析,全面把握、协调推进,既注重总体谋划,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推动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26
如何理解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27
怎样认识安全问题的联动性?
许多安全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紧密相关,非传统安全威胁和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一个看似单纯的安全问题,往往并不能简单对待,否则就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恐怖主义就是典型的例子,其滋生蔓延受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宗教文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单纯靠一种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8
怎样认识安全问题的跨国性?
安全问题早已超越国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短板都会导致外部风险大量涌入,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外溢成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安全问题。各国可谓安危与共、唇齿相依,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来实现所谓的绝对安全。
29
怎样认识安全问题的多样性?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趋于复杂,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解决起来难度更大。如传统犯罪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下翻陈出新,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等新型犯罪大量滋生,跨国有组织犯罪日趋升级,难民危机愈演愈烈,网络攻击、网络窃密已经成为危害各国安全的突出问题。
30
总体《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何时审议
通过的?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之,厘清五大要素、把握五对关系,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所在。
31
国家安全法是何时颁布施行的?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法并颁布施行。这是一部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是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中起统领作用的基本法律。
32
如何国家安全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理
解国家安全布局的系统性?
国家安全法共7章84条,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全面界定国家安全的含义,确立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有关国家机构的职责,细化维护国家安全各领域的任务,建立健全国家安全制度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规定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33
党的十九大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发
展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五对关系”中单独列出,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并列,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4
总体党的十九大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
述有哪些? 国家安全观蕴含哪些主要思
维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国家安全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次提到“国家安全”。报告专门对维护国家安全进行集中论述,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3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如何阐述完善国家
安全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中38次提到“安全”,13次提到“国家安全”,并就“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作出战略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36
什么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如国家安全法第一条在立法宗旨中明确“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十六条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等。
37
如何理解共同安全的科学内涵?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在形成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才能应对挑战,实现持久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共同安全所倡导的安全框架理应包含所有的国家。各国作为独立平等的主权行为体,都享有平等地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应该转化为促进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
38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国家
安全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已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9
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三个立足”是什么?
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
40
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
领导?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家安全工作具有极其鲜明、极其强烈的政治属性,更要突出强调党的领导。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来源:《国家安全知识百问》
吉备2013001号
四平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吉ICP备15002920号
网站举报电话:315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