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头痛”“头晕”,高血压就不严重?不,警惕这种无症状的高血压,更危险!
时间:2024-10-09 09:26:58
来源:fish
自己既然没有感到头痛、头晕,血压高点应该也没什么大碍,不用担心,也不用治疗。
这是谣言。
高血压患者中,只有少部分人会发生头痛、头晕,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反而更危险。
很多人会认为,自己既然没有感到头痛、头晕,血压高点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实际上,高血压并不是总会让人有明显的不适感。它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可能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对身体产生影响。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血压处于安全范围,只是你的身体暂时没有发出“警告信号”而已。
高血压患者中,只有少数人会发生头痛、头晕。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大约只有 13.6%~24%的人会表现出头痛,大约只有 7.4%~14.2% 的人会表现出头晕。长时间的高血压会逐渐伤害血管、心脏和其他器官,没有出现头痛、头晕的患者,可能没有症状,也可能有胸闷、胸痛、心悸、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因此,没有出现头痛、头晕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健康没有受到威胁。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不适,血管、心脏、肾脏、眼睛、大脑等器官也在慢慢承受着高压带来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首先,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导致心脏、肾脏、大脑和血管的损伤。引发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加速了高血压对多个重要器官的慢性损害,最终可能引发心脏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后果。很多人以为,高血压没什么症状就没事,实际上这种想法非常危险。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往往更隐蔽,但它对身体的伤害依然在发生,但是由于没有症状发生,让很多人忽视了血压控制的重要性。法国的研究人员经过对 1914 名高血压患者长达 30 年的随访发现,患有头痛的高血压患者比没有头痛的高血压患者具有更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头痛可以作为警示症状,提醒患者高血压的存在,让患者会更频繁地寻求医疗帮助,并且更愿意遵从医生的建议对血压进行管理。不过虽然没有头痛症状的高血压患者长期预后更差,但是有头痛的高血压患者短期内发生靶器官损害风险更大。因此,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保持血压的长期稳定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管理高血压的核心在于两方面: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管理。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持续关注血压水平,防患于未然。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调整,这也是最基础、最有效的血压管理方法之一。保持健康饮食是重中之重。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钙和镁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低脂乳制品,可以有效帮助控制血压。盐的摄入量要严格控制,每天不超过 6 克,需要注意零食、调料里的隐形盐。运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每天快走 30 分钟,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状态。同时,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让高血压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健康的饮食搭配规律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血压管理,还能整体提升生活质量。其次是药物管理。对于一些血压较高或难以通过生活方式控制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很多人担心药物依赖或副作用,但导致停不了药不是降压药本身,而是高血压;是因为我们无法彻底打败高血压,所以请来的帮手(降压药)才没办法离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不应急剧降低血压,因为这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或中风。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有些人觉得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止服药,这其实非常危险。高血压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药物控制是持续的过程,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另外,定期监测血压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环节。许多人平时只依靠体检时的血压测量,实际上,在家里进行定期的自我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测量血压,记录结果,能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总之,正确管理高血压需要长期的坚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的配合,保持血压在健康范围内。不要等到有症状才行动,日常的预防和控制才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用药,这些都是保护自己远离高血压危害的有效途径。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些隐患往往不容易发现但是会慢慢影响多个器官,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进入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所以建议大家养成关心自己身体的习惯,有定期检查,积极和医生沟通,这样才能不至于忽视身体上的隐患。
[1]Middeke M, Lemmer B, Schaaf B, 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attributed symptoms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a general practitioners-based study. J Hum Hypertens. 2008;22(4):252-8.
[2]Kowalski S, Goniewicz K, Moskal A, et al. Symptom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A Comprehensiv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Clinical Settings. J Clin Med. 2023;12(17):5495.
[3]Kućmierz J, Frąk W, Młynarska E, et al. 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Its Target Organs. Int J Mol Sci. 2021;22(18):9669.
来源:吉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